【最美护士】彭晓慧:秉持爱与诚 绽放十载芳华-凯发官网入口
在医院特有的气味中,她度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
从血染的伤口边,她走过了平凡而炙热的青春年华;
在纯白无华之中,她用真诚丈量着无数个夜晚的漫长;
在亲人的期待和怨声中,她把自己奉献给身患疾苦的患者……
她就是彭晓慧,霍林郭勒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名蒙古族护士。2011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调至icu。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她始终秉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职业精神,以诚挚的爱心、聪慧的才智和温和的形象,全身心投入到为病患服务中,倾听病患疾苦,呵护病患身心,积极参与开展各种新护理技术项目,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真正成为患者疾苦的救护者、精神的寄托者、情感的交流者和健康的守护者。
十几年如一日 无私奉献
彭晓慧至今仍记得第一年学习护理专业,老师曾对她说的一句话:“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当时的她还不太明白“奉献”二字的深刻含义,直到毕业参加工作第一次进病房,白大褂一穿、燕尾帽一带,她才逐渐明白“南丁格尔”的背后有多少人在无私奉献,从十年如一日的亲身经历中,真切感受到护士的工作是多么苦和累。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服务在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而关键的作用。科里曾经收治过一位没有家属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全身皮肤溃烂,流血不止。老人无法正常说话,但总是用那一双饱经沧桑而又充满求生渴望的眼神看着她,似乎在问自己的子女何在?自己又将如何?彭晓慧每天专门为她清洗和消毒伤口,全身用婴儿粉覆盖,被子用专门的支架撑起,翻身时小心翼翼,有时候一上午就在她的床边忙碌,饭都顾不上吃。有时候,看到这位年纪仿若自己奶奶一般的老人,在病床上百般痛苦的样子,彭晓慧心疼得厉害,只能不停地安慰、鼓励她,选择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来转移老人的注意力,像孙女一样不时陪伴在老人病床前,时而给老人家竖起大拇指,时而给老人家握拳打气,让老人家缓解紧张情绪。
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在彭晓慧的精心照顾和护理下,老人家的病情居然奇迹般地开始好转,最终康复出院。临出院时,老人激动地握着她的双手,不断念叨着:“姑娘,我亲闺女都没有你照顾得这么好,遇到你是我的福气,我怎么也没想到我能活着出来……”这样的情景不胜枚举,每每想起,总是让人温情满怀。
她对患者不求回报、真心付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
抗疫情勇担当 义无反顾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彭晓慧接到通知后立即返回岗位,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义无反顾地投身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2月15日,她参与接管感染科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她曾经也有顾虑、有担忧,但决不退缩,因为她深知自己不仅是父母,是儿女,更是曾举起右拳在希波格拉底圣像前庄重宣誓的白衣天使!
在感染科的那些天,为避免交叉感染,她没有接受休息安排,坚持在隔离区驻守了58天,直到最后一名确诊患者出院,宣告这场战役顺利凯旋。她说:“这个经历使我感受到当一名护士的使命感和成就感。虽然只是众多医务人员中平凡的一员,但我深爱着我的职业,深爱着我的家乡,能够用自己所学所长,守护这片土地和家乡父老,和它共患难克难关,这让我很欣慰。”
7月1日,经过短暂的休整,彭晓慧被调入支援呼和浩特机场医疗防控队,担任鼻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为筛查出潜在的新冠肺炎感染者进行防控“排雷”。
鼻咽拭子是用一个特制的小刷子从鼻咽部或扁桃体部留取分泌物,或取深部痰液,用作医学上的化验。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流程,但采集过程中要直面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患者口腔和鼻腔的飞沫,并且每趟航班都有200名左右的旅客,有时候一天接两趟机,工作过程面临极高的感染风险和极大的强度压力。因此,每次开展鼻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前,必须全副武装防护服,采样期间不能吃东西、喝水、上厕所,防护服必须等到完成当日采集工作后才能脱下来。经过不懈奋战,她在白塔国际机场协助开展鼻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告一段落,不负使命完成了组织交办的任务,为内蒙古人民群众守住了安全防线。
8月15日从呼市回来后,彭晓慧顾不上休息,又马不停蹄承担起了全院的鼻咽、口咽拭子的采集、转运、包装的基本方法培训,全面提高了医护人员新冠病毒核酸采集技术水平,确保全院各科室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规范、科学、高效开展工作。
2020年底,她参与了采集点的工作,牵头建立了核酸检测采样流程,减少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等待时间,重点环节“零”失误等优质护理服务,使采样的护理团队严密地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守初心担使命 爱的选择
从前线回到原工作岗位,彭晓慧作为医院抗疫护士,得到了同事、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和真诚赞赏,但她不骄不躁,仍然一如既往以饱满的、谦和的工作态度投入日常工作当中,仍然忙进忙出穿梭在医院楼道、病房间。
记得一位老年晚期乙肝患者,黄疸、腹水,已近弥留。可是,老人的儿女们害怕传染,久久不来探望,甚至将老人的后事全部托付给医院。一天,彭晓慧下晚班前特意去探望被疼痛折磨得整夜未眠的老人,老人随口说了句:“几天没胃口,这会儿有碗粥喝喝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善良的她深感老人孤苦,只是这大冷天,又是深更半夜,食堂早已关门,到哪儿去找碗热粥呢?她犹豫了片刻,立刻冒着呼啸的寒风,骑着自行车赶到家中,花了40分钟熬好粥,再将粥小心翼翼地装在保温罐里,又穿过浓浓的夜色赶回老人身边。
当她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端到老人面前时,这位孤独的老人霎时泪流满面。那一刻,她觉得,能让老人在最后短暂的一段时光里得到温暖与宽慰,再难的事情她也愿意去试一试,何况是这一碗再平常不过的热粥。
有人说,icu的医生和护士是地狱的门卫。的确,面对生死,医护人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坚持。也有人说,icu的医生和护士是守护生命的天使,用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抢救病患。而彭晓慧说,“icu的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还要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它仿佛繁星点点,并不耀眼,却足以点亮整个夜空,给每一位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患者以慰藉和希望,也会成为我们职业生涯里点亮我们灵魂的璀璨珍珠。”护理的本质就是关怀,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护理因为融入了人文关怀,才进一步丰富和深刻了它的内涵,也才显得高尚与美丽。
自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彭晓慧除了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还坚持不断学习提升职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她深知,对于高技术、高风险的医疗行业来说,学习和技能也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加班值班是常事,她平时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家人,朋友、同事相约出游屈指可数,甚至是在中国传统节日最隆重最意义非凡的春节,万家灯火万家乐,她也不能跟家人团圆,十年来从未在家里过一个年。彭晓慧说:“虽然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看到别人的团聚,内心也会有些许抱怨,但想到护士岗位的特殊性,我知道我的患者比我的家人更需要我,自己的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
从业以来,她真心实意地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定向在医学事业上,把人生坐标定位在患者和群众的满意度上,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掌握运用现代医学。守好岗位、守好初心,以南丁格尔精神和白求恩精神鼓舞、激励着自己,无私而坚定地迈出人生赛道上的每一步,用实际行动表达诠释着自己对护理工作的尊重、坚守与热爱。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