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力争2030年底设施蔬菜面积达100万亩-凯发官网入口
记者从5月6日-7日在重庆市开州区召开的全市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观摩交流会上了解到,到2030年底,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达100万亩,将进一步提升“菜篮子”稳产保供能力。
发展设施蔬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集工程设计、农艺、环境等现代技术和装备于一体的生产方式,是典型的资金、技术、劳动复合密集型产业,既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又可减少耕地占用,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重庆发展设施蔬菜有基础、有优势。全市全年冬季气温和无霜期均高于全国同纬度省份,因海拔差异和山脉阻隔,形成多样的立体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种资源。高中低海拔地区四季均可发展品种多样的设施蔬菜,丰富市场供给,较北方平原品种相对单一的设施农业有特色、有优势,且有通过设施农业实现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全年均衡供应并确保绿色高产高效的基础。
经过10余年的发展,重庆市设施蔬菜定植面积78.2万亩、产量251.8万吨,初步形成开州辣椒,武隆、璧山番茄,永川藤菜、食用菌,万盛金针菇,铜梁芽苗菜,黔江、城口羊肚菌发展格局。通过低海拔区冬春设施提早栽培与高海拔区夏秋避雨栽培以及调控食用菌、芽苗菜等设施蔬菜季节产出比例,重庆地产菜基本实现由“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跨越,“春淡”“秋淡”问题已基本解决。其中全市设施蔬菜平均单产约为露地栽培的2倍以上,6%的播种面积贡献10%的蔬菜产出,为确保全市“菜篮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效明显,但问题短板依然比较突出。重庆市设施蔬菜发展仍存在老旧设施占比较大、环境调控能力不足、平均单产水平不高、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土壤连作障碍严重、技术人才缺口明显、冷链仓储设施欠缺等问题。
为促进设施蔬菜提质增效,重庆市将坚持存量改造与增量拓展并重,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蔬菜类型,创新应用一批引领性、前瞻性关键技术,提升设施蔬菜综合生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在主城区近圈层和区域中心城市近郊,将重点支持产销一体化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立体种植、智能调控的连栋温室、植物工厂和食用菌工厂等主体和现代化生产设施,配套国产化智慧管控系统和智能作业装备,发展高端蔬菜种植,打造一批集精品蔬菜生产、科普展示、休闲采摘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设施种植精品园区。
在渝西等传统优势蔬菜产区,将扶持基础好、实力强的经营主体,带动合作社和农户以经济适用为原则,灵活选取避雨棚、防虫网、遮阳棚、塑料大棚等设施类型,以单栋和连栋钢架塑料大棚为主要方向,在原有露地蔬菜基础上,建设一批功能完善、配套齐全、技术先进、集中连片的优质特色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将重点挖掘荒山荒坡、低效闲置耕地林地等资源,通过开垦复耕等途径积极开荒建园,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同时,针对山区局部气候多变、山高坡大等特点,积极开展基地宜机化改造,配套集水灌溉设施,提升设施保温和抗风抗雪荷载标准,提高蔬菜防灾减灾和周年生产能力。
在武隆、巫溪、黔江等地区,将充分利用高山地区生态优势,加强高山设施蔬菜品种结构调整和配套技术研究,大力推广设施蔬菜全程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建设一批设施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园、高效种植模式示范基地和高山绿色有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至2030年底,重庆力争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100万亩,渝西地区率先建成万亩级现代设施蔬菜产销先进示范带,建成15个以上标准化升级改造示范基地,作业机械化率达50%,全市设施蔬菜周年均衡供给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全面提升。(记者邓俐)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