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蒙古马精神】集成改良技术模式 转化应用创新成果 盐碱地上绿正浓-凯发官网入口
望着随风摇曳的麦苗,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新公中镇村民张可义满脸笑意。“‘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这是我们当地流传多年的顺口溜,曾经寸草不生的重度盐碱地,如今却变成了米粮川。”他笑着对记者说。
巴彦淖尔市位于黄河“几字弯”东北角的河套平原,黄河水奔流而下,哺育着上千万亩良田,旱涝保收的地利让河套灌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赢得了“塞外粮仓”的美誉。但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成土母质含盐量和地下水位较高等原因以及长期不合理的耕灌制度,导致耕地盐碱化现象较为严重。数据显示,全市有652.23万亩耕地发生不同程度盐碱化,占总耕地面积的48%,占全区盐碱化耕地面积的29%。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最广大农户利益,多年来,巴彦淖尔市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研究集成“五位一体”(增施有机肥壮苗、掺沙降容、施用脱硫石膏改碱排盐、种植耐盐作物、施用改良剂)、“暗管排盐”“上膜下秸”等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对改良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积极影响。该市盐碱地改良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荣登“中国三农创新榜”,其中,五原县5万亩试验示范项目成为全国样板区。
来自清华大学盐碱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田荣荣,从2018年至今扎根五原县,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盐碱地改良工程实施后,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全盐含量降低0.3%,保苗率提高20%以上。其中,重度盐碱地保苗率提高40%以上,作物单产提高10%—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提高10%以上。”田荣荣介绍,然而,盐碱地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初期要用几年时间改善土壤质量和减少盐碱度,后期则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物理改良、化学改良或生物改良。
随着科技进步,盐碱地治理理念也在发生着改变。“现在我们大力推广土壤改良剂和秸秆还田,这些举措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提升后,盐分也进一步降低,耐盐品种加上绿色生产配套技术,粮食生产由追求高产逐渐向追求优质转变。”五原县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李二珍说。
为了改良盐碱地,巴彦淖尔市又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 盐碱地改良”模式。今年该市将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实施,让盐碱地渐变米粮川。
在临河区狼山镇爱国村,8700多亩的耕地中,中重度盐碱地就占到50%以上。通过集中连片高标准整治,同步实施“上膜下秸”和“暗管排盐”等技术,昔日的中重度盐碱地重新焕发生机。
爱国村党支部书记潘竞忠告诉记者,盐碱地改良后,耕地质量持续提高,土地流转价格由原来的300元涨到如今的1000元,葵花亩产由原来的100斤增加到现在的400斤。通过统一翻地、统一打药、统一种植,农民的生产成本降低30%,收入增加40%。
如今,行走在爱国村的田间地头,远远望去,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盐渍降、土肥沃。“去年我在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了60多亩辣椒,亩均纯收入3000多元,这是从前根本不敢想的事情。”村民张国华高兴地说。
据悉,结合整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巴彦淖尔市将实施整灌域盐碱耕地综合利用试点60万亩,依托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在该市设立的“一个研发中心、四个试验站”,协同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新路径。运用科学配方技术形成一套适合解决河套灌区土壤地力提升的耕作模式,为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抓住‘育种’和‘治地’两个关键,坚持生态和生产、治理和利用、短期和长期三个并重,落实科技、水资源、资金、体制机制四大保障,推广节水灌溉洗盐、保护性耕作、绿肥饲草种植、化学治碱淋盐、井灌井排5种模式,加快实施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争取盐碱地改良综合利用国家试点,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志平表示。(记者薛来、薄金凤)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